無論你是老板、經理人,還是公司普通員工,在開展每天的工作前,都要仔細想明白這個問題。
【導語】
尼采:“成為你自己!”
馬斯洛:“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超越自我的第六需求層次。
喬布斯: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任正非:灰度管理
每一代人都會尋找自己的存在感,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陷入一場集體焦慮。人,終歸是社會動物;企業,則是社會中的經濟組織。你一直在找存在感,企業(老板)則會找你的存在價值。如何理解并處理好“人與組織”的這種對立統一關系?
【正文】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被問到,什么樣的老板能夠聚集到更多優秀的人?什么樣的經理人能夠與老板共同創造奇跡?也有人告訴我,大部分的老板都會覺得找不到合適的經理人,而大部分的經理人也覺得找不到令自己覺得可以托付一生去奮斗的老板。所以一些人去羨慕華為的經理人,遇到了任正非;另外一些人去羨慕美的的經理人,遇到了何享??;還有一部分人會羨慕馬云,因為他遇到了一大批投資人老板與他去創造了一個資本市場的神話……一系列的追問和羨慕之后,人們開始把問題聚焦在“人性”上,認為其背后的深層次影響因素是“人性”的問題,但是這真的就是問題的實質嗎?
內部合伙人制,真能解決問題?
每一代人都會尋找自己的存在感,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陷入一場集體焦慮。人,終歸是社會動物;企業,則是社會中的經濟組織。我們還是應該把問題放在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組織的存在價值方面上來。你(經理人)一直在找存在感,企業(老板)則會找你的存在價值。如何理解并處理好“人與組織”的這種對立統一關系?
人們會習慣地高大上思維,將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虛化為境界。比如說“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真理就怕再落地前進一步,實踐的門檻常常是隔山隔水。
人們常常引用佛家的三重境界之說,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三個偈語闡釋了人生隨著閱歷、年齡的增長而對事物的看法所發生的變化。出自唐代高僧青原行思——一個訥言善行的著名禪師,關于參禪之初、禪有所悟、禪中徹悟過程的三個階段,現在屢屢被經理人用以啟示職場修煉。
人們也常常引用現代學者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说谌骋病!?br />
人生體驗也好,求學追問也好,參禪頓悟也好,這些常常被拿來開示無解的企業人事矛盾,而矛盾的焦點常常集中在老板與經理人之間。在今天興起的合伙人機制下,有人發出“告別職業經理人時代”的呼聲。然而很快,關于合伙人的新的矛盾又浮出水面。人們發現即便是組織機制看似公平的合伙人制度,彼此也并不能持續地進行開誠布公的交流。創業公司中合伙人很快分崩離析的現象屢有發生,而在成熟企業的內部合伙人制度是否足夠有吸引力,目前還看不到結果,但是從毛大慶在萬科倡導內部合伙人制之時卻離開了萬科,也許可以看到巨大的市場機會對每個人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熱衷于修禪、靜思、開悟。美國硅谷人發現,從印度修煉回來的喬布斯變了,從一個桀驁不馴的叛逆者,蛻變成了一個溫和近人的行動者?!安煌跣摹笔菃滩妓跪嚾换厥椎念D悟。他最為推崇日本禪師鈴木俊隆在《禪者的初心》書中的一句話:“做任何事,其實都是在展示我們內心的天性。這是我們存在的唯一目的。”即所謂“不忘初心”。禪者的心,應該始終是一顆初心,必須歸復自己初學者的心,不受各種習性的羈絆,只有這樣,才能忠于自己,同情眾生,并且切實修行,也即不受已有的知識邏輯的束縛。真正的佛教徒并非一定要跑到深山野嶺里坐禪,能夠在日常工作中體現初心,這也是禪修本身,所以我堅持認為工作是修行,也就是強調這一點。
我們思考一個問題,一定要問題放回發生它的地方,經理人與老板,都需要明確自己存在的價值,也都要給彼此以存在感。
是人性問題,還是管理問題?
最近和林男有過一個對話,這個對話林男總結后已在正和島發出。他向我描述了最近一次參加私董會聚餐時的情景。
私董會少了嚴肅會議的正襟危坐,可以較為充分的暢所欲言。而私董會的餐桌上就更徹底撩開了彼此之間隔著的那層溫情的面紗。這時,就有人用近似“白描”的方式拋出了一個問題:“老板私底下總抱怨團隊跟不上,對的人招不來、留不住,問題究竟出在哪兒?”馬上就有人意會并做出應答,直言不諱地一言以蔽之曰:“中國企業家太摳了唄!”這個回答立刻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林男繼續說:主持私董會發現一個普遍現象,老板一上來提出的問題多為業務問題,如怎么進行O2O轉型,怎么開展新業務,銷售額如何翻番等等;接著往深里挖,常常變成了團隊問題,人不給力,再對的戰略也實現不了;再挖,就挖到了老板的內心——原來是人性使然。在很多人看來,不同的老板境界會不同。
真的是老板(http://oillaboratories.com/news/news-show.php?id=14224 )的境界問題嗎?或者說,境界問題的實質是什么?當林男提出這個話題時,顯然是帶著未了的疑問的。
比如一家行業龍頭企業的市值被行業老二逆襲,行業老二的老板祭出一記狠招,以極便宜的價格向管理層和骨干員工出售了近一億股股權,人們紛紛稱贊這位老板有胸懷,格局大,失去市值領先地位公司的員工也巴望自己老板來這么一手,但理性的商業考慮和領導者的不同風格,決定了這位老板沒有跟風。
你怎么評判這兩人?行業第二企業的老板境界就一定比行業龍頭企業老板境界高嗎?我不認為如此,因為這里有很多影響的因素,所以你會發現,所謂的“境界”問題,如果你不把它放到現實中,它最終毫無意義。
如果一個問題,在現實中和理想中是兩套邏輯,一路擰下來,豈不都是一個個糾結?只有我們對問題本身達成認知共識,關于人與組織的管理問題才可以一一分解。
從宗教邏輯,回歸商業邏輯
張維迎對商業行為和宗教倫理做過一個比較,二者基本假設相同,人是自我中心的。宗教邏輯和市場邏輯的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邏輯通過改變人心來達到善的行為,而市場的邏輯不想改變人的心,而是規范人的行為,以利人之行實現利己之心。
話聽起來挺繞,市場邏輯負責商業行為,宗教邏輯管世道人心,現實中我們也確實容易把兩個邏輯混為一談。
商業邏輯是什么?趨利避害。生活中人與人交往邏輯呢?互利互惠。如果二者拎不清就很麻煩,如果討論商業行為,不能用生活中人際交往的邏輯,那不成了兩套標準?
比如任正非提出“管理的灰度”,人們就特別容易從道德層面解讀,解讀成不講是非,無原則。其實灰度是指高層管理者做決策時,復雜性多過剛性,從白到黑中間有250多種顏色都叫灰色,統稱為“灰度”,這就是任正非要求高層管理者要能夠“管理灰度”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我看來,從人性角度討論商業,是個偽命題。因為如果你是一個職業人(http://oillaboratories.com/news/news-show.php?id=12751 ),你的身份和角色已經決定了你必須按照你的角色去發揮你所有人性的部分。比如說你首先要承擔責任;其次對你擁有的資源、權力要有一顆敬畏的心,不能濫用它;第三你一定要對所有下屬的成長負責。
如果你偏要任性一把,非得活出一個“我”來,這個思考本身是錯誤的。一定要記住在組織中最重要的是角色,而不是你本人。你必須勝任這個角色才是關鍵,只有符合角色的要求,組織才會接納你。
曾幾何時,人們誤讀了德國哲學家尼采的“上帝已死”、“成為你自己”的呼聲,實際上是他發現所謂的基督精神缺乏現實的基礎,一旦失去信念的支撐,信仰就會面臨崩潰。他呼吁人們擺脫虛無主義的道德觀,重估人類基本價值的方法,以彌補理想主義價值基礎的缺失。
而馬斯洛在提出人的五層需求后,漸漸發現其架構的不完整。他越來越意識到,一味強調自我實現的層次,會導向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甚至自我中心的傾向。如果缺乏個人超越的層面,我們就會生病。他發現這不僅是指宗教界、文學藝術界,而且存在于企業家、經理人、政界人士中。所以馬斯洛在晚年提出:“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即超越自我的第六需求層次。而關于這一點,人們常常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所以,無論是老板還是經理人,最重要的還是創造價值本身,同時也需要對于用超越自我的視角去理解自己,以建立更高標準來約束自己。這個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用“無我”來進行界定,并能夠體現在商業精神上。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或許是喬布斯最著名的一次演講。他談了自己作為一名大學輟學生的一生、他的創業以及與癌癥斗爭的故事。他引用了最后一期《全球概覽》封底的話作為結尾:“求知若饑,虛心若愚。”這也是喬布斯對自我的認知,也是成就蘋果的驅動力量。任正非一直告誡華為人:“華為最大的競爭者是自己。” 2014年華為登頂全球電信老大,而任正非卻說:華為還擔不起世界領袖的擔子。
早在多年前,任正非已經清醒地認識到,“面對未來的風險,我們只能用規則的確定來對付結果的不確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在發展中獲得自由。任何事物都有對立統一的兩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們生命之樹。我們要深刻理解開放、妥協、灰度。”
喬布斯的初學者心態,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對于我們理解公司里的人性與管理課題,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