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毛片在线播放视_色婷婷狠狠_欧美三级小说_嗯…啊熟乳岳怀孕好深

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元亨利貞,《易經》的這四個字,道破人生四境界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易經四個字,道破人生四境界

  傳統文化中元、亨、利、貞,就是天地變化的規律,也是《易經》中最常見的四個字。讀懂這四個字,便知《易經》如何經世致用、指導人生。

  宋代大儒程頤在《程氏易傳》中說,"元亨利貞,謂之四德。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

  易經難懂,但并不神秘。易經里面有四個字最常見:元、亨、利、貞,比喻人生和事業歷經的四個階段:"元"是啟始,"亨"是發展,"利"是收獲,"貞"是守成。

  那么我們如何把握這四個階段呢?簡而言之:以仁心開啟事業、以誠信發展事業、以大義收獲成果、以守成鞏固成果。

  1、元:最好的開始

  仁者初心,是最好的開始。

  "元"是萬物的開始,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生。"所以"元",就是講開始。那么什么樣的開始才好?《易經》告訴我們"元者,善之長也。"我們的開始,要確保是善增長的方向,所以有句話叫做"君子慎始",我們的開始一定要特別小心。《易經》告訴我們,只有向善增長的方向才是好的開始,才是我們要的開始,如果是向惡增長的開始,那絕對是不允許的。

  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世界時刻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飛速發展,而人口不斷增長;經濟水平迅速提高,而環境遭到大面積破壞;人類壽命得以延長,而新的疾病繼續出現等等。既有好的也有壞的。

  在面對物質高度文明的同時,我們似乎更要注意到人的心靈問題,物質的豐富和心靈的孤獨形成了極大的反差。這也是現代人的主要特征。

  在1993年,世界宗教大會在芝加哥召開,大會發表了《走向全球倫理宣言》宣言認為:若人類沒有一種倫理方面的基本公識,人類遲早會走上混亂或專制的威脅;若沒有全球倫理就不可能有美好的人類未來。

  大會通過兩條倫理金律,其中一條是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條是人道原則,把人當作人而不是物。

  其實"人道原則"用儒家的話來表達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意思就是自己決定對人建立仁愛之心,別人才會對你仁愛;自己決定對人寬容,別人才會對你豁達寬容。

  這都是仁學思想的內容,可見仁學思想在重新確立現代倫理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正在廣泛地被采納。

  孟子說:"仁者無敵。"事業要有好的開始,初心需發乎仁念。仁人者,以利益社會的角度出發,而不單純為追名逐利。

  仁人從來不需要大張旗鼓宣傳自己的仁念。因為他們的仁心,自可通過他們的事業,傳達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2、亨:事業亨通

  誠信嚴明,方能事業亨通

  "亨"又是講什么呢?講發展,什么樣的發展,才是我們要的發展呢?《易經》講,"亨者,嘉之會也。""嘉"是美好德行的意思。能夠把"嘉"會集過來的發展才是我們需要的發展,所以"元、亨"都是講以善、以嘉為基礎。

  "嘉之會"就是誠信嚴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德行的基礎。

  "誠信"是儒家所一貫提倡并力求踐履的,《大學》將"誠意"列為"八條目"之一,而《中庸》更把"誠"視為一切德行之本,是承載三達德以實行五達道的堅實基礎。

  從繼承儒家傳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現代誠信觀,完全可以為全人類普遍接受并且身體力行,因而具有普世性,"誠信"可以說是立業之本,是現代企業和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奉行的生存信條;而對于每個社會成員而言,"誠信"則是立身之本,處世之道。

  要想事業亨通發展,必須以誠信原則來經營,建立嚴明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如此才能迅速成長。

  孔子認為誠信是維系人際交往的道德底線,人只有先取信于人才能與人合作交往,只有不失信于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所謂"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誠信"是有經濟價值的,能帶來良好的商業信譽和經濟效益,如本杰明.富蘭克林所說,"信用就是金錢。"誠信是一種無形資產,離開誠信,社會競爭就會進入無序狀態,部分人不講誠信,大搞假冒偽劣、坑蒙拐騙,使全社會都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

  孔子還主張誠信是君子進德修業的基本要務,認為"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3、利:收獲富足

  以義為利,方能收獲富足

  "利"是什么呢?我們做任何事,不能不考慮到利益的問題,利就是取用的原則。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么樣的"利"是我們可以要的,什么樣的"利"是我們不能要的,《易經》給了我們這樣的取用原則:"利者,義之和也。"

  《易經》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在我們的人生當中,都會涉及到利益,要有一套取用的原則,這個"利"不是隨便的"利",一定要建立在義的基礎上;義,就是正義,是利益他人的、利益社會的,這叫做義。

  求富是人的本能欲望,關鍵在于如何去求?儒家義利觀的精華就是:以義去求。在求利的同時,以義為準繩,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就會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

  孟子說:"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可見,孟子并不在乎利大利小,關鍵在于是否有義,有則利再大不為過,無則利再小也不能受。

  朱熹指出"利是從那義里面生出來,凡事處置得合宜,利便隨之,所以“利者義之和”蓋是義便兼得利",可見儒家主張的是見利思義,以義導利,強調人的主體利益意向要與道德的價值取向一致。

  所以我們當事業發展到該收獲果實的時候,應以大義處之,而不是耍弄手段,損人利己。

  李嘉誠經常引用孔子的一句話:"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李先生一生浮沉商海,經歷無數大風大浪,靠的是一個"義"字:"一生之中,我還沒有強迫收購過一家公司。到今天為止,我所收購的公司,都是友好的,大家好商量。"

  《大學》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財貨來路不明不白,總有一天也會不明不白地失去。)又說:"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不義之財不能久享。小義則聚小利,大義則聚大利。而巨義如李嘉誠,則聚六十年之商業帝國而不傾。

  4、貞:事業常青

  守成防亢,方能事業常青

  《易經》:"貞者,事之干也。"程頤說:"貞者,萬物之成。""貞"既代表事物、事業的守成,也代表事物、事業的新發展,再開啟下一個"元、亨、利、貞"的循環,這用《易經》話語表達就是"貞下起元"。而能否開啟新發展,戒驕戒躁和求新求變同等重要。

  《周易.乾》上九爻辭:"亢龍有悔。"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后悔。

  事業有所成就后,就算不會驕傲自大,也要警惕故步自封、墨守成規的心態,應該保持求新求變的旺盛心態,尋找新的突破,使事業有新的發展。

  "經營之圣"稻盛和夫27歲創立陶瓷公司,52歲創立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都在他有生之年成為世界500強企業。晚年被請出山,成功挽救瀕臨破產的航空公司。

  為什么他能夠在完全不同的事業都有重大成就呢?就是因為他不以已有的成就為滿足,也不被原有的經驗桎梏,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學習能力,從而開始新的事業,開創新的高峰,所謂"貞下起元"。

  易道變化萬千,《易經》中留下來的智慧,"元""亨""利""貞",細細思量,對經營人生事業的裨益極大。深刻理解和把握這四個字,也就理解了人生和經世致用之道。

  延伸閱讀:

  整部《易經》只講3個字:上、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