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體制內全科醫生工作環境欠佳,收入待遇偏低,地位低,工作量大,學習時間少,缺乏成就感,找不到歸宿。作為一名從事六年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我曾千百次的問,深圳社康、全科醫生出路在哪里?
深圳全科規培啟動多年,成效顯著
2008年,深圳在全國招錄了第一批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59名學員,2015年招錄到250名,人數逐年增加,目前已經完成培訓316人,在培614人,讓深圳社康有了新鮮血液和新生力量。沒有這幾百號完成規培人員的及時填充,現在的深圳社康步履維艱。時至今日,深圳有些醫院要個醫生,只要有醫師資格證基本可歡迎加盟。所以,坊間傳說來深圳的不再是“江湖”(江西、湖南、湖北)醫生,而是“新西蘭(新疆、西藏、蘭州)的?!?/p>
如今,2008屆第一批全科醫學規培學員已經下沉到社康工作至今8年,都已成家立業,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所有學員皆成為現有社康中的工作骨干和香餑餑,包括2007年福田區政府出資委托定向培養的17名全科規培學員當中,目前將近30位學員成為社康主任進入管理者角色。當然這些社康主任將為社區衛生整體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遺憾的是他們經過全科醫學科班訓練理應成為全科醫學臨床中的佼佼者,目前卻轉型為衛生體制內的執行者。接下來2009、2010屆規培學員將有更多的成為社康主任,脫離臨床一線。
而且因為現在惡劣的醫患關系,近年有些規培學員進到臨床基地實習被放羊,帶教醫生不敢放手。規培訓練缺乏統一標準,培訓質量不容忽視。
深圳全科醫學國際培訓班訓練出了一批素質高的全科醫生,這些全科醫生都是專科醫生轉型,在社康工作多年,現已成為全科醫學教學中的骨干。他們更多獲取到全科醫學理念、自身學習、帶教、教學方法,在臨床診療能力方面離一名真正意義上出色的全科醫生還很遠。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成功之處開設了全科醫學/家庭醫學門診,在國內招錄了一批全科醫生,也算是現狀中全科醫生的優中選優,開業四年來也成功借鑒了香港家庭醫學模式,當年社康去的全科醫生在診療水平獲得極大提高。按照香港??漆t生培養和管理的模式,他們無論從收入還是能力非同日而語。
全科醫生的真正職責
目前,社康全科醫生門診吃的是殘羹冷炙,為大的公立醫院看過的病人開開藥,他們很難遇到病情稍微復雜點的病人,就算是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也無法展現水平,除了與社康檢查設備、用藥局限相關外,與他們多年能力難以長進不無關系。曾經專科醫生轉型做全科的,當初的專科底子被耗盡。本不必轉診的遇到不能處理的只管轉診,缺乏一套臨床決策系統能夠在臨床診療幫到他們進行及時處理。社康全科醫生成為全科,沒成醫生。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多次敞開大門招聘全科醫生,深圳本土應試寥寥無幾。
目前全科醫生許多精力被各種上級衛生機構的檢查所耗費,計算機工作系統包含婦幼衛生、公共衛生、精神防護、慢病管理、計劃免疫、健康檔案等多達十來個。信息化建設嚴重阻礙了社康“六位一體”的工作效率,同時影響了全科醫生開展純粹的全科診療和健康管理職能。
但是,一件件殺醫事件已經讓我們意識到當前醫療面對的就是一場徹底的“革命!”從大醫院轉到基礎醫療,從公立醫院轉到民營醫療機構,從疾病治療轉到健康管理,社區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醫療生態的構建,生物-社會-心理-環境現代醫學模式的實現,大健康產業的呼喚,能夠當此重任的唯有全科醫生。
不過,以公辦為主體的社區衛生機構體制現狀難以實現一名全科醫生的價值,全科醫生應擇機走出體制,向外發展尋找空間。多多的看病人,積累真正成其為醫生寶貴的臨床診療經驗,會看病看好病,照顧好病人健康問題,是全科醫生的未來與出路。
從多點執業兼職開始去試水突破,找到全科醫生生涯歸宿。當全科診所如藥店遍地開花,全科醫生收入就水漲船高,被老百姓認可社會地位提高。徹底解放全科醫生成為當務之急,讓全科醫生在社會上全面流動起來。需要有一批有情懷有想法的全科醫生走出體制去探索去付出,不是無謂的等待和期盼。有個五年市場化中正規作戰就能練就一批真正具備戰斗力全科醫生。一批批帶領、引領、沉淀、推動全科醫學往前發展。
全科醫生年薪100萬將在5年內產生
體制需要通過法律形式完善,法律往往會滯后市場若干年甚至幾十年。從八十年代轟轟烈烈開始的醫改至今,已走過30年沒有成功定論。對于醫生職業生涯來說,人生只有一個30年。成為一名行業專家全職干需要7年,真要實現夢想給出10年足夠。市場配置效率高,機制靈活、反應迅速、善于創新,市場機制引領學科科學合理發展,優勝劣汰。
從全國第一塊醫生集團牌照博德嘉聯誕生在深圳可證明,專科醫生抱團社會化發展,在深圳國際化大都市中必定會有全科醫生(家庭醫生)集團,一定會在體制外產生優秀的全科醫生。在整個健康產業,缺的不是資金,缺的是人才是創新。如果沒有大批醫生走出體制,中國醫療的未來何在?
醫療重地廣州天愛兒科診所,一批有志向的大醫院兒科醫生打響了中國兒科家庭醫生市場化的第一槍。中國醫改已經走到了體制、市場的分水嶺,公立回歸公益保障基本醫療,市場可以給到更高質量更優的服務是大勢所趨。
他山之石可以照見未來。歐美許多發達國家,90%門診在診所解決,全科醫生才是醫療的主力軍,基礎醫療是醫改的重心。全科醫生才能更多的照顧到健康,而不是走進疾病治療的死胡同。
澳大利亞全科醫生的夢,是有自己的全科診所。讓全科醫生有自己的診所,也是中國全科醫生的夢。要實現這個夢,只有在體制外。走出體制,將成為中國醫界潮流。
2015年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全科醫生能拿到年薪60萬,2016年羅湖醫院集團招聘全科醫生年薪30萬,那么完全可預測在深圳全科醫生年薪100萬將在5年內產生。體制給不了,還有恒大、阿里、騰訊、平安能給。我們要思考和準備的就是,如何成就一名優秀的全科醫生。(轉載自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