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是大多數職場人進行試錯而做出的選擇,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職業規劃不清晰的初入職場階段,這個時候,他們在職場根基尚淺,為了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丟棄以往的工作經驗和人脈基礎并不難以接受,也不會覺得可惜。然而,跳槽行為很難發生在工作十數年的人身上,至少他們的跳槽是理性而非盲目的。
他們十幾年一直從事同一份工作,錢賺的至少比起別人來不會少,養家糊口之余還有剩;生活穩定又清閑。然而,他們厭倦了日復一日重復的工作,事業上也很難有突破,當初的工作熱情也隨著歲月的流失而消失了。而新晉的年輕人則學歷更高、工作又積極,公司都把他們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一位以前比他們年輕的下屬,現在甚至還成為他門的上司。看著昔日的同學和一些年輕人一個個都成了老板、經理人,這類職場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總想換一個新的工作環境試試自己的能力。
當他們有機會擺脫這樣的生活,去過向往中的生活時,他們因為要面臨挑戰和壓力,在跳與不跳之間猶豫不定。選擇跳槽,不僅意味著要面對新的工作、新的行業,同時也意味著是一種冒險——在近不惑之年的時候放棄原來的工作和原有的生活方式,35歲的職場人對于自己這樣的年齡能否經受得起“折騰”心里也是沒有底。而選擇留在原單位,可能就會這樣默默無聞下去。他們該如何選擇呢?
職場焦點:晉升難,新人風頭正勁
35歲的你可能已是公司里的中層業務骨干,職位好、薪水高,但十多年來從事同一種工作,早就使你心生厭倦,要跳槽、改行又沒有合適的職位,要從頭做起,又不愿意面對拼搏,更麻煩的是,公司里新生代風頭正勁,上司時時處處給予他們機會,再呆下去恐怕會就此“老死”,跳還是不跳?
出謀劃策:勇敢面對,不必顧慮
首先要說的是,35歲不算老!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甚至可以把35歲看成是“黃金年齡”。試想想,剛畢業的時候,毛手毛腳,一知半解;到如今,“什么江湖沒見過?”十余年的積累,可以說,在經驗閱歷上一個人的真正實力才剛剛開始展現;而在體力精力上,也仍然處于“正當年”的時候。在這時,如果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哪怕有挑戰,也是應該去迎接而不是回避的。假如已經感到某種“不對勁”了,那還有什么猶豫呢?
35歲是工作的一道坎,是一道你更進一步發揮自己能力的坎、是一道檢驗你這么些年以來經驗積累的坎、是你人生里面從此走向更多產出、更多輸出的坎!
“長痛不如短痛”,人的生存要是建立在競爭實力的基礎上、建立在一個更大的“人力市場”的背景下,那就不會跳與不跳的糾結了。長期在一個企業里求生存,其好處在于“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但是這種在局部里求生存的結果就會使我們自己形成一種封閉的效應——我們幾乎成了封建的代表、成了“既得利益者”、成了組織改革的對象和阻力,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老化”!
這種“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的情況是一種生存的不穩定平衡狀態.其“不穩定性”已經充分地表現在這類職場人矛盾的心理上面了。另外還有一種則是穩定平衡的生存狀態,如果你一直是“在市場里面求生存”,比如你跳過若干次槽,那么你就會有一種“到哪里都能值這個價”的感覺和自我判斷,在那樣的情況下哪里還會有矛盾的心理和煩惱呢?
談到成功者、談到創業型人才,人們都總結出他們共有的某些特征,比如敢于面對挑戰、敢于面對錯誤等等。其實這些人也不是天生的倒霉相,為什么要刻薄對待自己呢?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置身于一個更大的市場、更大的社會空間來看待、來求生存,那么,他自然就不會在局部利益上患得患失、就自然會敢于面對挑戰、面對錯誤和不足了。
生逢市場經濟的時代,你就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求生。作為一個明智的人,你就應該盡快把自己放到市場里面去,越早越主動,越容易獲得新生。
建議這類職場人勇敢面對,不必顧慮。三十五歲不是事業的瓶頸、更不是事業的結束,而恰恰是嶄新的開始、真正的開始!有了這么多年的積累,經驗升華為閱歷,你應該“心花怒放”才對!你事業的春天還在后面。十幾年的積累,已成為你的價值,應該把他拿到市場中進行檢驗。
市場經濟既是一個“不相信眼淚”的世界,同時也是一個慈愛多情的世界。任何時候任何個人,只要你面對它,你都會得到“一分付出、一分收獲”的“國民待遇”。盡管有一些人還在市場以外獲得好處,但是市場的力量正在洗刷那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