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節日加演中國禮儀
添加時間:2018-08-28 10:52:10
瀏覽次數:
0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圣誕節旅游高峰,吸引中國游客,曼徹斯特市的百貨商店和機場里的員工正在接受有關中國禮儀的培訓。英國塞爾福里奇百貨公司、特拉福德購物中心和柴郡奧克斯名牌奧特萊斯購物中心,表示正在向員工介紹中國禮儀和習俗。哈羅德百貨公司則雇傭了200名會講普通話的員工。
知禮儀,不尷尬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移居國外或者去訪學和旅游,中國的相關禮儀也開始在海外得到關注和重視。加拿大埃布爾達省旅游局舉辦學習班,傳授中國文化和禮儀。例如“同老人碰杯時,切記舉杯高度要比對方低”“客人遞名片、禮物、小費時要雙手接過”“定價包含6和8這兩個數字”等。意大利旅游行業人士羅列了專為中國游客增設的服務內容,如房間內放置至少4種不同類型的綠茶,早餐供應米飯、熱水、炒面、餃子和蛋炒飯等。
英國旅游局官方網站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到英國旅游的中國游客人數預計將從1996年的不到500人飆升至2026年的近50萬人。該報告建議英國商家注意對中國游客的禮儀,例如“接吻和擁抱并不是中國人常見的打招呼方式。許多人會感到尷尬,因此最好避免這樣做?!?/div>
商家一系列的吸引中國游客的促銷手段,在客觀上傳播了中國禮儀,讓更多人了解到相關的禮儀或禁忌。在《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19日的文章下面,網友肯·布羅德本特評論道:“除了簽名時不用紅色筆,還有哪些中國禮儀?”
不僅是商業機構,海外的一些機構和當地人也越來越關注中國禮儀。旅居海外將近40年的華人江先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這個趨勢已經擴散到從學校教育、到社會團體聚會、到商業合作等工作上的交流?!?/div>
曾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學習過的楊茜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她都是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禮儀風俗。一些英國人在逢年過節時會祝她節日快樂,這讓她覺得很親近。“過年的時候,學校老師會發郵件祝我們春節快樂,這讓我很感動?!?/div>
增自尊,做樣板
“老一輩的華人在更早的時候出國,在與當地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們尊重所在國的禮儀和風俗的同時,也保留了部分原有的禮儀習慣。”在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就讀的林慧鈐,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這種帶著特定時代特色和當地特點的禮儀習慣就成了當地人眼里中國禮儀的一部分。”因此,當地華僑華人成為了海外商業機構和當地人了解中國以及中國禮儀的一扇窗口。
“推廣中國禮儀上,華僑華人是一個重要的橋梁?!苯壬硎?,“華僑華人懂得中國禮儀,因此可以對相關禮儀作進一步的解釋,在一些文化交流活動中做出相應的展示,并向海外推廣中國禮儀。”
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過程中,許多華人以身作則,增進了海外對中國禮儀的了解。作為在英國長期生活的華人,林穎泉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要在異國他鄉扎下根來,不融入到本地文化是不可能的?!八裕曳e極參加工作,交朋友,多看新聞多看書,也過本地節日?!?/div>
同時,林穎泉認為要讓別人認識和尊重自己,首先自己要完全認識和尊重自己?!拔視猿质褂弥形拿?,保留中國人的日常習慣(例如吃中餐時用筷子),堅持過中國節日。自己的孩子必須要會中文?!彼€說,明年春節的時候,一家人都會回去過年,讓孩子們感受一下春節的真實氣氛。
在長期的交往中,華僑華人自身融合了兩國的各種文化。林穎泉表示,“我希望認識我的朋友,可以在我身上了解到英國文化,也能了解中國文化。這種橋梁作用,應該是作為華僑華人該努力的方向吧。”
國愈強,人愈敬
“中國禮儀受到西方關注,是因為中國在全球影響力越來越大?!苯壬硎?,在與中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國禮儀的重要性,認為這是進行國際合作的最基本條件之一。在生活交往中,很多人也開始知道中國和中國禮儀。在更廣的范圍內,學校和媒體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以滿足人們了解更多禮儀方面的需求。
然而,海外一些機構出于商業動機關注中國的相關禮儀,這與真正尊重和理解中國禮儀,還存在一定距離。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高偉濃教授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一個民族的禮儀被人重視,發生在它所屬國家的國力(包括軟實力)足夠強大之后。商家注意中國禮儀吸引中國游客是一種值得欣喜的現象,不過最好將其理解為一種商業行為,還不能說中國禮儀已經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推廣。
高偉濃認為,作為一種觀念形態,禮儀的推廣和普及較為緩慢。即使中國強大了,國際地位提高了,人們尊重和適應中國禮儀,也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但他表示中國禮儀開始受到關注和重視,代表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皩Τ醭鰢T的中國人,對居住當地的華僑華人,都是一個鼓舞,也是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的表現之一?!?/div>
林慧鈐也希望外國人對中國禮儀乃至中國文化的了解,不是止步于知道有這回事,而是發自內心地感興趣和尊重相互間的差異。她說,“外國人對中國禮儀的認識,可能與中國目前實際上的禮儀會有一定脫節。有時候,他們所謂的中國禮儀,可能中國人并不一定會那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