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未必能成就事業,那我們應該如何錘煉職場抗壓能力呢。
據調查,在美國,每年由職場壓力導致的工作低效帶來的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由此可見,“壓力成就事業”這句老話不見得總能奏效,只有善于調節壓力,合理利用壓力才能取得良性結果。
20世紀初,心理學家就發現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能對人的行為產生積極影響。我們只有從心理學的角度全面了解了壓力運行機制,才能更好地與壓力共處,讓壓力發揮積極作用。
一、何為壓力?
學術界對“壓力”一詞并沒有明確的定義。不過,這個術語可以大致理解為“對壓力的心理感知與身體反應。”
在辦公室里工作,壓力可能意味著爭分奪秒地趕進度時,肚子里翻江倒海,心里七上八下,擔心自己不能按時交差的狀態。壓力也可能會來自同事的一個眼神,你會擔心這個眼神是不是有什么深層含義,從而擔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了。
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對壓力感到陌生,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很多時候,壓力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減輕高強度壓力
大部分人可能會覺得,高強度壓力能激勵人們表現得更好。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高強度的壓力以及那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往往會成為我們的攔路虎。比如說,你是否曾經明明很著急,想要趕快完成工作,腦中缺一片空白,不知從何下手。
這很可能時因為高強度的壓力阻礙了你的記憶力。
只有一次集中精力完成只做一件事情時,我們才能保持最佳狀態。
一份針對來自12個國家的22347名員工的調查也顯示,壓力會阻礙生產力。調查顯示,長時間的壓力會對人們的身心產生巨大的傷害,從而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焦慮、和抑郁等一系列后果。
幸運的是,我們有許多辦法能減輕壓力,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
減壓高效,合理安排工作時間。
如果我們想要將壓力最小化,首先要弄明白我們的大腦運行機制。以下是根據我們的生理機能而研究出來的五條工作小貼士,能幫你有效減壓,時刻使你處在大腦最佳狀態。
1.一次專心做一件事。
眾所周知,多任務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大腦一次只能專心做一件事。不停在多個任務間穿梭會很快耗盡腦力。
通常,我們感到事情很多,壓力很大時,總想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這樣不僅不會讓我們變得更高效,反而會浪費我們的時間。因此,與其面對錯綜復雜的任務安排,不如將它們分解,一次只做一件事。
2.45分鐘工作法則
許多人都覺得我們應該把每分每秒都利用起來。其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是有限的,人只能集中一段時間的注意力。
因此,不要一鼓作氣,想著把一份工作全部搞定。我們應該把時間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從而保證自己在每次工作時都精力充沛。
3.用15分鐘走走神
大量的有關大腦“默認網絡模式”以及“休息”大腦的研究表明,讓大腦停機一段時間的確能夠激發創造力,加深大腦記憶,甚至提高決斷能力。因此平時偶爾讓大腦出出神、發發呆能夠給大腦充電,讓你活力四射!
4.找到你的“高效時段”
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一天中都有各自的高效時段與低效時段,這是受生物周期律決定的。比如說,大部分人都會在一天的早上九點到十一點期間感到精神飽滿,但到了下午兩點半就會感到十分疲憊。還有一些人是典型的“夜貓子”,一到晚上就精力充沛。
找出屬于你自己的效率時段,你就可以在這個時段去做那些令你最頭疼的工作。如果你一天安排很滿,擔心做不完工作,那就把你最大的包袱扔到效率時段去做!
5.飲食營養,為你提供一天能量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大腦活動。比如說,如果我們的血糖很低,就會很難集中精力。如果我們只吃披薩這樣的碳水化合物或者含糖的食品,我們的生產率也會崩潰。
心理學家Ron Friedman建議我們應該攝入有營養的高蛋白食品、在決策前讓自己吃飽、時時有零食供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產率達到最大。
三、順應你的狀態和周期去工作
讓我們的工作順著大腦的狀態和生物周期去安排,我們的工作日仿佛也沒有以前那樣枯燥而漫長了。雖然工作時間貌似被截成了一段一段,但是你會發現自己的壓力沒那么大了,工作效率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