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人說這樣一句話:人在二十來歲的時候做基層工作并不可怕,等到三十多歲如果還沒有做到一個主管的位置,那么恐怕以后就沒什么希望了。
可是看看我們的周圍,三十歲以上卻還在基礎崗位上工作的人,真的過得都很差嗎?也不盡然。沒有必要非要給自己定一個硬性目標,比如30歲的時候我一定要做到什么崗位,35歲的時候我一定要進入中層等等。因為每個人的優勢不同,擅長的領域不同,身處的環境也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大公司里工作,一般來說比小公司的晉升難度更大。我有一個朋友,他在阿里巴巴工作,30多歲了仍舊在做技術崗。但是他覺得,這并沒有什么不好,他喜歡做技術,而且工資也并不比做管理的同事們低。他說,有些技術崗的工資比管理崗的工資都要高,為什么非要轉向管理呢?阿里巴巴的體制里,會把員工分為兩類,一類是P崗,另一類是M崗。P崗的員工走的就是技術路線,而M崗的員工走的是管理路線。觀察其他大公司,很多30多歲的員工也都是還在做技術崗,但是他們在某個專業領域技術過硬,經驗豐富,這也是別人所不能比的。
還有的人,天生就不太喜歡與人交際,性格上不太適合當領導。小周在我們公司做了四年了,業績非常好,工作上責任心很強,和同事們相處得也不錯。前兩個月,小周所在部門的主管提出離職,然后我們老板就有意提拔小周。小周覺得自己能力不行,再三推脫。老板跟他做了思想工作,最后小周還是沒有答應這次晉升。小周說,他一遇到人際關系的問題就頭皮發麻,一想到以后要開會,要和各種人打交道就很頭疼。最后老板看小周的態度這么堅決,只好放棄提拔小周的計劃。有一次我問小周后不后悔,小周說一點都不后悔,自己業績也很好,提成很高,為什么非要做短板工作呢?
而且,當上一個管理者,或者說進入公司的中層,就能高枕無憂嗎?當上領導也并不意味著就能夠過得輕松,或者是過得穩定。去年美國很多大公司出現的裁員事件,比如Verizon,比如甲骨文,很多中年管理者也都在裁員名單里。公司一旦考慮裁員,都會考慮到高薪資的管理者們。因為這些“領導”們,薪資很高,對于公司而言就是人力成本很高,但是他們卻不如年輕人更有拼勁兒。關鍵性時刻,公司留下誰,不是看這個人的職位高低,而是看這個人對于公司的貢獻。
年過三十還在基層,沒什么好怕的
年過三十還在基層,原因有很多,不一定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而且年過三十還在基層,不一定就比別人過得差。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把“三十多歲還在基礎崗位工作”當做判斷一個人是否失敗的標志。若是別人拿這個說事兒,也不要否定自己的存在價值。年過三十還在基層,真的沒什么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