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與領導起沖突時,總會默默忍受,像啞巴吃黃連一樣有苦說不出,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消極應對。這種行為其實是逃避關鍵沖突。
這種逃避關鍵沖突的行為,會發生什么樣的后果呢?其實,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影響的只是個人利益。但現實中卻有一個非常慘痛的案例,觸目驚心。
發生在1982年的華盛頓墜機事件,讓人記憶猶新,70名乘客只有5人生還。在后來的調查中,調查員通過飛機的黑匣子才發現造成這起事故的真相。
原來,在飛機起飛前,副駕駛員就發現機翼上有結冰的現象,但主駕駛員卻認為那不是什么大問題。雖然后來副駕駛員還一次次地試探主駕駛員,但由于自己是副駕駛員,所以他在這場交流中選擇了不敢面對正面沖突,所以飛機不久后就墜落了。
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其實很多,只是造成的后果不嚴重,所以才讓人們忽視它的重要性。造成這種情況不斷發生的原因,真的是人們總是過于關注個人利益嗎?人們是由于地位的關系,沒有勇氣面對沖突嗎?還是沒有能力解決問題呢?
其實,我們不是沒有能力面對沖突,而是面對沖突的代價太大,一般人承受不起。就像墜機事件中,在事情沒有發生前,人們還是更愿意相信主駕駛的判斷。
中國有一句話叫人微言輕,即使你是正確的,生活中的更多經驗讓他們不由自主地選擇閉嘴和退讓。
因為關鍵沖突過后,如果并沒有出現所謂的不良后果,那挑起沖突的下級就只能滾蛋。就是成本定理,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一般人們的判斷標準,都是傾向于禍不及自身。
美國作家達納·卡斯帕森在《解決沖突的關鍵技巧》就給出了答案。他認為回避、遷就、強迫、妥協等四種人們常用的處世方式,其實都屬于無效社交。這種無效社交只會讓沖突加大,根本不可能從本質上來解決問題。
(1)回避:消極地回避沖突
(2)遷就:抑制自己的需求去滿足他人的需求
(3)強迫:迫使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
(4)妥協:雙方各讓一步,采用一種中庸的方案
我們要想正確地化解沖突,就必須進行第三種選擇,以協同的方式來進行有效地解決。即通過坦誠溝通,了解雙方的差異所在,并努力找出雙贏方案。
在進行有效沖突溝通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一、注意情緒,簡化問題
因為情緒雖然不是沖突的根源,但它們卻是信號,能告訴我們重點、關注點是什么?這樣就能準確地表明,我們是否站在解決沖突的正確軌道上。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遇到問題,總是被情緒綁架,不是火冒三丈,就是逃避責任,把問題丟給別人,以暴制暴,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讓矛盾愈演愈烈。
其實,我們最正確的應對方法,應該是靜下心來,就事論事,像中醫一樣抓住病因,簡化問題。
二、理性地對待攻擊性
一般人面對不同意見,總是站在反向立場,本能地持有攻擊性的措施,讓自己處于憤怒的邊緣,所以這種情況下,恐懼中的你就會越來越控制不住問題。這時應該調轉方向,冷靜下來。
俗話說得好,“沖動是魔鬼”,只有靜下心來,理智地對待這種沖突,你就能看到這種沖突其實就是一種雙贏的溝通。
三、魚與熊掌都要兼顧
我們都知道行動計劃的重要性,所以有時候就會太過依賴,以至于忽視其背后隱藏的需求和利益。
這樣導致的結果是,我們只會為各自的行動、立場與對方爭吵不休,卻沒有辦法來進行雙贏的選擇。只知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教條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