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經驗是個好東西,很多人都是靠著豐富的經驗馳騁縱橫,但卻也有一些人因為迷信經驗而后悔莫及。
但凡經驗,都有一個適用范圍,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得到正反饋的效果。然而,很多人就是喜歡迷信經驗,最終陷入定勢效應的陷阱之中。
01、什么是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是俄國社會心理學家包達列夫提出來的,是指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使人們習慣于從固定的角度去觀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來接受事物。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測試,非常有意思,將定勢效應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一題:
1、2、3、4、5、6、7、8、9
大家都認識這些阿拉伯數字,沒什么好說的。
第二題: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
上過初中學過英語的,當然也能看懂這就是1-9的英文數字。
接下來,第三題:
neun、eins、zwei、funf、acht、drei、vier、sechs、sieben
這,是什么?
提示一下,這是德語!
那么,一般人這時就只能猜了,而且大多數小機靈鬼兒已經猜出了答案,興奮地舉手說:“這是9個數字,代表的就1-9”。
嗯……
好吧!
似乎挺有道理的。
畢竟,前兩題都是1-9。
現在,又來9個德文,書寫格式一樣……
可惜的是,你猜錯了!
這的確是一組數字,但卻不是1-9的順序,而是……
9、1、2、5、8、3、4、6、7
你為什么會猜是1-9?
你為什么連查一下的想法都沒有?
因為,你覺得你猜的是對的,你覺得不用查,你完全信任了自己的經驗和猜測。
于是,你錯了!
你,陷入了定勢效應的陷阱之中。
02、所有的經驗,都是不可信的
職場中,經驗的積累的確會對我們的工作大有裨益,但是迷信經驗卻非常不可取。
因為,所有的經驗,都是不可信的!
6年前,我在一家電商公司做客服主管,手底下有一個客服,處理售后的能力很強。她不止是話術強,最重要的是她舍得。
但凡有人覺得產品不好了,想著退貨或者退款時,她都會拿出終極一招:返現!
她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親,您看我給你返10塊錢作補償行嗎?”
這一招,當真是屢試不爽,基本上沒有她解決不了的問題。
10塊錢不夠,那就20塊,30塊,只要能搞定差評,老板基本都能容忍。
沒過多久,這個客服跳槽到了另一家更大更企業化的公司,同樣是做售后客服,但不到一個月就被闖了大禍,差點兒被辭退。
當時,有個顧客抱怨裙子有些瑕疵,這個客服安慰了許久,終于還是祭出了終極絕招:“親,您看我給您返10塊錢作補償行嗎?”
瞬間,那個顧客就爆發了:“我TM缺你這10塊錢嗎?我都買了你這1500的裙子,現在你跟我說返10塊錢來補償我?有本事返我1500?”
好巧不巧的是,這個顧客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女士,感覺受到了侮辱,事情越鬧越大,好在老板親自出面打電話致歉,并多番安撫才將這個事情平息了下來。
那么,這個客服的問題出在哪里?
為什么同樣的經驗,這次卻不好使了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客戶群體不一樣了。
在之前的店鋪,衣服價位都在80塊上下,小恩小惠的補償的確能夠讓人感覺到劃算,同時也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但是,換到這個大店之后,服裝均價2000多,都是些不差錢兒的狠人,對她們來說,金錢補償真的遠遠不如服務的到位和自尊心的滿足。
03、別懶,迷信經驗不可取
我們之所以會迷信經驗,主要原因有兩點:
1、懶!
就是懶!
懶得多思考哪怕一下下!
其實,很多事情只要多麻煩自己一下,將會是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遇到問題,記得多思考一步,想一想既有經驗是否合適,哪怕只是一個心理上的驗證,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敗和損失。
2、太自信!
自信是一件好事,但自信過頭就適得其反了。
有些人,平時明明一點自信都沒有,但一到自己的經驗之談,就變得自信無比。
因為,他們覺得這是自己的能力體現,這是自己擅長的領域,他們有理由自信,再不自信就沒機會了。
然而,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職場中也不可能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問題。問題之間的差異或許很小,但也就是這些微小的差異,就很可能會讓過往的經驗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