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位朋友同行,在途中他接到個電話,他的一位同事去醫院檢查,結果是需要請假幾天,如果繼續檢查情況沒有好轉,可能就需要長病假了。
朋友在電話里安撫這位剛到崗不久的同事,讓其好好修養,整個通話過程中語氣平和淡定,倒是電話那頭能聽出來他同事都快急哭了。然后打了電話協調工作安排,沒幾分鐘,似乎就搞定了。
朋友工作性質需要24小時排班。以一般判斷,如果提前有準備,少個人還能協調下工作分工,但是突然減員,估計就會影響后續一系列工作安排。
而他的工作之一就是負責排班,保證團隊工作的順利運行。
但是掛了電話,朋友迅速翻開手機上的排班表核對后,一個電話似乎就協調好了工作安排。
有些好奇,即便是最簡單的工作交接,似乎也需要叮囑幾句確認接手方了解了工作內容,怎么會如此“草率”就完成了?不免和這位朋友聊了起來。
他的回到倒也簡單明了:團隊中日常保持一個“閑職”。
似乎一下就明白了,這個所謂的“閑職”其實就是所有其他崗位的“超級替補”,是所有崗位的“B角”。
朋友繼續解釋到,他看到過有私營企業點老板甚至在每個工位上都安裝了攝像頭,甚至有幾個比較有經驗的員工因為開小差時間較長、違規抽煙等原因被馬上辭退。
表面上,這是以嚴苛的工作紀律來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私企老板,當然希望每一分薪水都沒有被“摸魚”。而實際上,朋友則認為,這不過是借口辭掉同質工作中薪水較高的員工(當然時間點是在賠償金額可控的階段)。也就是說每次裁人,其實都是在老板認為人員已經有所剩余的時候,當再次需要人手的時候則繼續以新人的待遇招聘……如此循環。
在他看來,這種飽和狀態,使得部門、企業無法保持活力和擁有更多的發展可能性。
朋友所在的部門每個崗位甚至都要進行“輪崗”,所以輪崗到“閑職”的同事看似比較輕松,其實相當于另一個統籌者,需要對每個崗位的進度盡在掌握,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一旦需要“替補上場”,則能做到“即插即用”。
如此一來,應對年假、人員變動等狀況,始終能保持工作的正常進行。尤其是遇到剛才這種極少見的突發狀況,也能一個電話解決。
如果做足了準備,避免了各種意外情況的發生,這個“超級替補”是否就是“浪費人力”?
朋友舉了兩個例子:一位同事輪到“閑職”時,幫助其他幾個崗位查漏補缺,根據已有的資料,收集補充之后,居然額外完成了一篇該項目“100000+”閱讀量的文章。另一位同事則是幫外聯崗位一起聯系各線下場館。
幾個月后竟然憑幾乎一己之力搞成了一場需要100人以上參與的線下活動。
而在這場活動的項目中輪的“超級替補”則在“兼職”與技術的溝通中,共同制作完成了一項版權技術。
已六年多過去,這項技術至今都是“香餑餑”,并作為對外的“供應商”在使用。
這個“閑職”無論是對集體還是對個人的貢獻提升的作用和幫助顯而易見。
朋友說,如果他要跳槽,是否已有或者愿意建立這個“閑職”,是參考要素之一(雖然他現在還沒跳槽的意向)。
中年職場,哪怕不在領導其位,也需要有“謀其政”的考慮問題的高度。這樣才能成為領導崗位的“超級替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