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將來臨,學生們都在緊張的復習中,在高考完后緊接而來的就是高考志愿填報的問題,但你聽過高考志愿填報”大小年”現象嗎,這是因為一些學校的報考人數不穩定而出現的。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以及要如何避免這種現象呢?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講講這個問題。
“大小年”現象的形成
在每年的高校招生中,都會存在一種所謂的“大小年”現象,通俗地講就是有些地方的有些學校報考人數不穩定,出現了錄取分數線水平波動較大的現象。在某一年,某一省報考該校的學生人數是招生計劃的數倍,導致當年的招生提檔線被提高了很多,那么這一年就被稱之為“大年”。
由于上一年投檔線較高,競爭非常的激烈,使得來年許多考生望而卻步,不敢再填報該所大學了,多以參與競爭的人數就少了,投檔分數線相應就降了下來,那么這一年就被稱之為”小年”。
再下一年的考生看到頭一年該校的投檔線不高,于是又扎堆報考。如此循環,報考人數和投檔線出現波動,就形成了所謂的“大小年”現象。
而出現大小年的學校一般是考生比較向往的學校,這從其每年的高考錄取分數可以看出。不是每一所學校都能有大年小年的現象,同一所高校在一些省市可能會有大年小年的現象,但在其他一些省市可能不會有大年小年的現象。
造成“大小年”的部分原因
因為家長和學生在高考時填寫志愿時,只能參考前一年的大學錄取分數線,尤其是在當地上一年的分數線。根據考生的一般報考心理,如果去年一所大學的錄取分數很高,當年考生就會因為擔心錄取難度增大而改報其他學校,導致報考該所大學的人數減少,從而分數線降低。反之,下一年的考生又會爭相填報,抬高其錄取分數線。這就形成高校錄取的大小年現象。
招生計劃的變化也可能引起大小年現象:當招生計劃發生相對去年有增加時候,考生認為人數增加,進入這個學校的機會大了。于是,報考的人數增加,形成大年。
院校招生人數過少:對于招生計劃人數過少的院校,比較容易發生波動。
“大小年”現象下報考注意事項
“大小年”這種現象并不具有特別明顯的規律,它具有很強的偶然性。如果考生能正確把握這種現象,并找出規律,就可以在高考志愿填報中避開”大年”,尋找”小年”,增加自己被錄取的概率。考生要確定所報學校是否存在這種現象,應當綜合考慮,不要輕易相信小道消息。
1、大學在錄取的過程中是否存在大小年現象,考生需要結合前幾年錄取信息,并綜合學校多方情況全面判定,地理位置、學校是否改名、院校是否升級、招生計劃人數變化等都會成為影響高校錄取走勢的因素。
2、如果考生能夠基本確定大學錄取的大小年走勢,那么考生就應該對大年和小年,制定不同的大學報考策略。遭遇高校錄取大年時,應該審時度勢,確定自己的報考行為:即至少利用三年以上的學校錄取信息,確定學校的錄取位次和分數曲線變化,避開“大年”,找準“小年”使自己能夠順利進入自己心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