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約精神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契約”一詞源于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義為交易,其本質是一種契約自由的理念。所謂契約精神是指存在于商品經濟社會,而由此派生的契約關系與內在的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約精神不是單方面強加或脅迫的霸王條款,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礎上的守信精神。
基于社會人的屬性,我們與他人之間都是有契約關系的——物質利益的來往,有法律的契約;行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約。
而靠譜的人正是將契約精神貫徹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就是將權利、責任、義務進行明確的劃分。但這并不意味著死板和不懂變通,而是人與人合作交往的基礎。制度越是完善的公司,契約精神就越為重要。它能夠為你積累個人信用,而信用財富不僅能夠為你贏得同事、合作伙伴的口碑,還能帶來潛在的機會和人脈。
契約無處不在,它不是外部對一個人的要求,而是一個人內心秩序的建構。那么究竟如何成為一個靠譜的人呢?以下,Enjoy:
工作中,你是一個靠譜的人嗎?你曾遇到過不靠譜的同事或者上司嗎?
或許你的上司曾經承諾給你升職、加薪,結果一樣都沒做到;
明明按照他的思路制定好了計劃方案,結果第二天被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全部推倒重來;
也許你有個不靠譜的同事,催了好幾天的資料,過了約定時間還沒給你;
明明分配好各自的任務,卻總是推脫、想讓你順便一起做了......
這種不靠譜的人在職場中并不少見,和他們相處時你會感到很沒安全感,無法完全相信對方的承諾,總是做好了被出爾反爾的準備,特別是一到重要關頭,他們就開始掉鏈子。
即便和這個不靠譜的人私交不錯,也依然避免在工作上和對方有來往。
而很多90后之所以為人詬病,并不是因為特立獨行、自私,而是因為在工作中缺乏契約精神,說話做事隨心所欲,說辭職就辭職,完全不考慮自己的職位誰來接替;做錯事的時候,不想著辦法補救,而是兩手一攤,一副“我就這樣,你能拿我怎么樣”的理直氣壯;不管工作多么緊急,只要在周末打擾到自己就一律關機.......
工作中,一個人如果缺乏契約精神,不僅給人不靠譜的感覺,往往會失去更多的機會。沒有契約精神的你,寸步難行。
什么是契約精神?契約的實質就是交易
契約的實質就是交易。它是商品社會的基礎,在交易中,一個人付了錢,就應該得到等價的商品。契約將一個人的權利、責任、義務進行明確劃分。
在西方社會,契約精神是普遍的社會觀念,在《圣經》中,對于猶太初民與上帝的契約關系,至少有三次“立約”的記載。基督宗教形成之后,繼承并發揚了這一“立約”之說,人們自覺遵守契約精神。然而這種嚴格遵守契約精神的行為,在國人眼中,卻是死板、不懂變通。
在中國,人們恰恰缺少這種契約精神,更多的是耍小聰明,一件事情,怎么方便怎么來,有捷徑絕不走正道。在一個人人都很擅長變通的社會中,遵守契約精神的人就和那些經常在十字路口停下來等綠燈的人一樣,在一群不守規則不看紅燈就過馬路的人面前,顯得有點“傻”。
然而,在越是發達的城市、在制度越是完善的公司里擁有契約精神顯得更為重要。
當我們在說一個人“靠譜”、“守信”、有職業素養時,其實是在說這個人有契約精神。而那些“不靠譜”、“掉鏈子”往往是缺乏契約精神的體現。
為什么契約精神很重要?
1、契約精神是人與人合作的基礎
古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交易靠的是個人的品德、誠信,而在現代社會,人類社會大規模的合作、全球化的交易中,如果僅僅依靠個人的品德,風險太大,這時候,契約便出現了。
我們彼此互不認識,我也不用去考察你的人品,契約的存在,保障了各方的權益,使人類的合作擴大到全球而不僅僅局限在熟人之間,當一方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時,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或者是經濟上的損失,或者是法律上的判刑。
在商業社會,在職場中,有一個已經成形的游戲規則,我們大多數人都還做不到修改、制定游戲規則,而是在遵守游戲規則的前提下,打怪通關。除了那些以文字確定下來的規章制度以外,職場中,往往存在很多“潛規則”(未以文字形式確定的規則),通常來說,一個人越是了解游戲規則,通關所需時間越短。
而契約精神,就是游戲規則的一部分。除了你和公司簽訂的文字上的契約以外,實際上,每個人每天都在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同事簽訂契約,只是有些只是小事,停留在口頭上的承諾。
但有的人往往不把口頭承諾當做一回事,說過了便忘記了,而在對方心目中,這份契約并不因為事小、沒有約束力而不存在,你在失信于別人的同時,便是單方面撕毀了契約。
2、擁有契約精神的人其實是在積累信用資產
當你向一個人承諾一件事時,實際上是在發行自己的信用貨幣,俗稱“刷臉”。
在工作中,我們喜歡那些很靠譜的同事,和他們一起共事覺得很有安全感,因為覺得事情交給對方辦,可以完全放心。而這種靠譜便是高信用值的體現。
那些靠譜的人在承諾別人時,往往態度謹慎,他們不輕易發行信用貨幣,當同事拜托一些事情,如果不確定做不做得到,便不會輕易打包票,而一旦應承的事情,即便損害到自己的利益,也要做到。
職場中會遇到一些人,當你和合作伙伴確定合作后,同事一句“感覺他們要價太高了誒,要不然就算了吧”,或者“之前談好的價錢,能不能再讓他們降低一點?”
反之不靠譜的人大多是輕易承諾了別人又做不到的人,在自己一次毀約中喪失信用資產,被列為同事、合作伙伴的黑名單。而靠譜的人,每一次說到做到,都是在積累個人的信用財富。
而個人的信用財富,除了會贏得同事、合作者的信任以外,還能帶來潛在的合作機會和人脈。
和你有過接觸的人覺得你是個靠譜的人,在有合適機會的時候,也會介紹你給他的工作伙伴,從而發行二次信用貨幣。
一個越靠譜的人,信用貨幣發行的范圍越廣,而積累的信用資產也會越多。
如何擁有契約精神?
1、了解潛在契約
大多以文字形式確定的契約大多數人都能遵守,因為一旦毀約,會受到經濟上的損失,而那些不守約的行為大多是發生在口頭上的契約,或是一些無法讓人輕易察覺的不明顯的契約形式。
當在進行一個項目時,和你對接的同事希望你能夠在某個日期前做完,也就意味著契約的建立。或許這件事并不是你的主要任務,你可能還有其他任務在忙,在對方提出deadline之前,就應該根據自己的進度進行商量,一旦定下deadline就應該盡量守約。
2、衡量承諾實現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壞習慣,當別人提出請求時,不過腦子就一口答應下來,直到做的時候,才發現實現起來有難度,或者自己太忙顧不過來。
當同事提出請求時,第一反應不是答應或者拒絕,而是考慮這件事情自己實現的可能性,當無法保證百分之百實現時,盡量避免使用絕對性的詞語“一定”、“絕對”、“沒問題”......適當地給自己留一些退路,以“盡量”、“大概”來表明。
“人和人之間并非孤立無關的,人來到這世間,作為社會的動物,是訂有契約的:物質利益的來往,有法律的契約;行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約。”
契約無處不在,契約不是外部對一個人的要求,而是一個人內心秩序的建構。那些信用破產的人,在職場中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