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取得滿意的面試結果,求職者自然需要用心的做好前期準備,關注以下幾個容易忽視的注意事項。
一、情況摸底
盡管目前一些優秀的招聘平臺,都會對其刊登的職缺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篩選,但是求職者還是應該在面試之前對應聘企業及職位進行大致的了解,利用網絡的便利性熟悉其企業文化、發展歷程、組織架構、業務范疇和經營業績等,不但能夠保障求職的安全,更可以保證面試時能夠有所針對,對答如流。
二、實地勘察
如果時間和空間的條件允許,更建議求職者能夠在面試前對應聘企業進行實地勘察,不但可以直觀的了解這家企業的文化氛圍,更可以了解到今后自己的通勤路線及時間,保證面試時候不會因意外情況而遲到。
三、人脈詢問
除了通過網絡和實地考察來了解企業情況外,求職者還應該更積極主動地通過自己的人際脈絡作進一步了解。比如咨詢自己的親戚朋友、師長校友等,不但有機會獲取到較為關鍵的資訊,更可以得到不同角度的經驗和教訓。
四、常見問題
對于不同的企業和職位來說,總有一些固定模式的問題會出現在面試的過程中,網絡上也充斥著"世界500強企業面試心經"、"外企面試秘籍"之類的前人經驗總結,因此求職者不妨根據應聘職位的行業分類和自身特點來有的放矢的準備,增加自己面試成功的機會。
五、重制簡歷
盡管招聘企業已經通過招聘渠道看到了求職者的個人簡歷,但是這些簡歷往往千人一面、模版相似,難以完整清晰的表現出求職者的個人風采,因此建議求職者在面試之前有針對性地制作一份內容詳盡的求職簡歷,試想在面試時遞給面試官一份根據職缺需求量身定做的細致簡歷,還愁不能給企業方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嗎?
六、抓住細節把握機會
面試是求職者與面試官面對面的直接對話與交流,是最能體現求職者個人能力和素養的關鍵環節,因此在各個方面都需要多加留意,馬虎不得。魔鬼在細節當中,求職的成敗往往就取決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當中,陳先生給出了他心目中的幾個面試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七、人靠衣裝
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為了取得良好的面試成績,求職者自然需要在衣著儀表上花些心思了。在前期對企業文化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應該根據行業、職位和自身特點來選擇著裝風格,這方面的信息鋪天蓋地,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
在選擇飾品、香水時應追求簡約,千萬不能喧賓奪主,分散別人對自己整體形象的注意力,要知道,你才是此次面試的主角。試想一下,當面試官看到一個著裝得體,符合行業風格的求職者,又怎會不惺惺相惜呢?
八、切勿遲到
無論給出什么理由,找出任何借口,只要是在面試時發生了遲到情況,那么基本可以斷定您的這次求職之旅畫上句號了--一個連面試都可以遲到的人,企業怎么放心他的職業操守和工作態度呢?
因此建議求職者能夠提前15分鐘到達面試地點,太過提前會給對方的接待帶來不便。求職者可以利用這寶貴的15分鐘熟悉公司環境、了解氛圍動向,以便于在面試過程中向面試官適時發問,還可以到盥洗室放松和整理一下,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挑戰。
九、應對得體
很多初涉職場的求職者在見到面試官時都表現得精神緊張,手足無措,做出許多下意識的動作,比如不停的搓手,玩弄小飾物,轉筆,抖動雙腳,不敢抬頭,眼神游離等,殊不知正是這些細微的動作出賣了你緊張的內心,給面試官留下膽怯失措、唯唯諾諾的印象,其面試結果也可想而知。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平穩自己的情緒,端正自己的坐姿,敢于與面試官進行眼神交流,在傾聽對方講話時將身體略微前傾,讓對方感受到你對工作的重視及誠意。聲音保持平穩洪亮,清晰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現自己的風采特長。
十、禮儀細節
還有一些求職者不太注重職場禮儀,認為這些細微瑣碎的事情無關痛癢,然而這些細節往往會影響到面試的成績。
求職者從進入求職公司起就應該展現出禮貌和風度,將"請、謝謝、麻煩您"作為口頭禪,熱情的與前臺接待打招呼,面試時自覺敲門,并主動向面試官問好、握手或鞠躬致敬,面談結束后記得將座椅歸位,如果能夠詢問是否需要將門敞開或帶上就更加完美了。
十一、保持誠信
其實說到底,面試就是要向企業展現最優秀的自己,這其中沒有捷徑,更不存在投機取巧,誠實是唯一的技巧。求職者千萬不要心存僥幸,在簡歷中灌水,肆意吹噓自己的能力和經驗,須知企業的HR閱人無數,早已煉就識珠慧眼,加之兼備勝任力模型和行為面談法,任何夸大和不實都無處遁形。即便是通過了面試這關,求職者在日后的實習工作當中也難免會因為能力不濟而原形畢露,大吃苦頭。
十二、等待期也有所行動
面試結束后,很多求職者都開始等待最終的消息,或坐立不安,或聽天由命。聰明的求職者不妨繼續積極主動的為自己爭取入選機會,比如根據面試官名片上的聯系方式寫電子郵件致謝,總結自己在面試時的不足之處,并向他虛心請教,表明自己對于這份工作的渴望和熱忱,明明白白的告訴企業--"我就是你要的那個人!"
找工作是一件雙向選擇的事情,不但是單位挑你,你同時也在選擇單位,因此合不合適最為重要。不要因為一時的頭銜、薪水等外在的因素而放棄自己的原則與理想,畢竟整個職涯的成長要比短期利益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