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是人關乎一輩子的大事,雖然現在已經不是一職定終身的時代,但工作的適合與否還是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人生。
每個時代,因為人們發展觀、價值觀、追求觀的不同,人們在選擇工作方面追逐點也會不同。
50-60年代,進廠當工人很吃香,誰家有個吃公糧的,大家都很羨慕;70-80年代改革開放,下海經商,私企則成為香餑餑;90年代到現在,隨著體制優勢的顯著,進入體制能工作,則開始走俏。
從知乎高達234萬人關注的熱搜話題“簽約就業的北大畢業生中超過四分之三進體制,如何看待越來越多名校生進入體制內的趨勢?”來看,時下,求職者、應屆畢業生的求職方向又有了新的變化。
那面對這種求職變化,我們在找工作時,是頭腦一熱來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呢?還是靜下心來,理智分析,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眾所周知,百人百性,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從事體制內的工作,所以我們求職時,切不可沖動,選擇從眾心理。
五個手指頭還不一樣齊,適合別人的未必就適合你。現在體制內的工作之所以受追捧,這與近年來的社會事件、生活變遷,心理追求有著密切的關系。找工作時,應該明白以下3點,不走彎路。
一、市場服務需求
找工作,不要盲目跟風,畢竟生活是自己的,工作也要自己干,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自己。每個時代由于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影響,消費市場的需求不同,工作的受熱度也不相同。
但作為人,你的興趣愛好卻不能隨著需求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為了擁有一份幸福的生活,人在選擇工作前,應該先全面地,理性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千萬不要為了面子選擇一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今年海外名校研究生畢業的劉華君,在一番求職后,就報考了自己家鄉的“鄉鎮公務員”,沒想到她在面試環節,才發現自己認為沒有競爭力的崗位,卻壓力山大,幾乎所有的求職者都是來自“雙一流”高校。
近幾年,從穩定性、福利、競爭力、放假時間、工作時長等方面比較,公務員的優勢越來越明顯,所以求職市場關注度極高。
二、橄欖枝的魅力
人才是每個單位、公司生存的資本,不管是公務員還是私人企業,都有招到對自己單位發展、真心為民的人才,所以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單位,在招人時都會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理念來考察前來面試的每一員求職者。
以前計劃經濟時代,體制內的層層審批讓其的優勢性顯不出來,但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科技的重視,對人才的需求,體制內、外的崗位優勢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很多體制內的工作比體制外的工作還優越。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比上年增長9.8%,而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604元,比上年增長8.1%。
從這些增長數據對比來看,體制內的工作優勢越來越明顯,這也難怪很多求職者在求職時,即使打破頭顱,也要抓住體現內單位的橄欖枝。
三、興趣決定熱忱
人是情緒動物,對于自己喜歡的,即使再苦再累,也感覺到心里幸福,甜蜜無比。對于自己不喜歡的,即使很輕松,也感覺自己不能容忍,不能接受,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