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一直是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各個公司最忌諱談起的事情。很多公司還會三令五申,禁止員工討論個人薪酬問題。
老王是一家化工企業的老員工,從老板創業之初就與其一起奮斗,他把公司作為自己的家一樣辛勤付出。
沒想到上周與徒弟的一次閑聊,卻讓他心灰意冷,因為他作為公司的元老,每個月的薪酬卻不如自己的徒弟,硬生生比自己的徒弟少2000元。
老王一時氣憤不過,就找老板溝通,并提出了加薪的請求,沒想到老板最后卻來了一句“嫌錢少,你別干呀!也沒人攔著你!”
老王面對老板的搪塞,氣得臉紅脖子粗,但又沒有什么可以反駁的立場與話語。只能像霜打過的茄子,蔫蔫地回到辦公室。
老王之所以不敢反駁,是因為自己已經43歲了,自己會的技術也就公司用得上,如果辭職,能不能長工作還模棱兩可。
從那以后,老王有點心灰意冷,明白了職場利益的殘酷,明白“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現實,所以他在后來的工作中,也留了一手。
有次老王請假回家探親了,廠里的設備出了問題,新來的人員搞不定,全廠人停在那里無活可做,老板急得團團轉,給老王打電話,不停地催老王回來。
后來老王在自己熟知的行業,重新找了一份工作,薪酬是原來公司的兩倍,盡管老板在請求老王回來,老王也沒有回去。
職場上,很多老板之所以敢厲色斥責員工“想干就干,不干就走”,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員工的心理,抓住了這三點要素。
1、拿捏住了你的弱點
很多員工之所以不愿意辭職,一是因為惰性思維,追求安穩,沒有上進之心,沒有長遠思維;二是怕辭職了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讓自己沒有收入;三是顧及自己年齡大,不想改變。而老板就拿捏住了這種員工的想法,所以才有恃無恐,任意欺凌。
2、比你還了解你
有的員工,工作了一輩子,從來沒有對自己進行過復盤,只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過活,所以一遇到時,只有傻眼的份。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明白自己會什么,不會什么,有什么競爭力!
3、無改變的決定
大多數員工因為長期處于最低層,所以總用員工思維來考慮問題,致使自己像井底之蛙一樣,脫離社會,所以當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時,壓根就沒有回擊的想法,只能吃啞巴虧。
如果你是老王,你遇到這種不公平的事情,你會怎么做呢?只要做到這三個方面,就能杜絕職場不公平待遇。
1、提升個人創造價值
身為職場一員,你必須擁有自己最強的職場競爭力,這個競爭力不是你所認為的自己的本職工作,而是有創造性的工作。
一般常規性工作并不能做為自己升職加薪的資本,要想升職加薪就必須提升自己的職場能見度。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過,沒有內容和價值輸出的個人品牌都是偽品牌。
2、獨有技術的保密性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真的在生活上存在嗎?不用懷疑,面對競爭激烈的爭斗,有的人為了贏,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如果你想要在這殘酷的競爭中站穩腳跟,那你就必須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成為能力者。丘吉爾說:“用道理說話不如用能力說話。”與其讓自己成為一個任人宰割的弱者,不如,把學習作為自己提高個人能力的第一途徑,充實、完善自己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國演義》中,劉備之所以能從一個“織席販履”的市井布衣,成為三分天下之一的蜀漢皇帝,就是因為他是具有別人都沒有的“將將之才”。
3、水流則清,流動思維
一個員工,之所以幾十年如一日能維持一份工資,沒有改變之意,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流動思維,只有隨波之意。
老王幾十年對自己的工資都沒有嫌棄的意思,為什么一看到徒弟的工資比自己高就心理不平衡呢?就是因為這種薪酬差異激起了他的不平等之心,使他有了想要改變的思維,進而有了行動。
培根說:“最可怕的危險往往藏在最甜蜜的微笑當中。”我國也有一句名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個人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須時刻具備危機感,用流動思維來處理事情,這種行為處事不是來自外部的壓力,而是一種處事的心態。它能讓人時刻知道怎樣去務實、去創新、去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