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過一份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我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一個人賺的錢,有12.5%來自知識,剩下的87.5%來自關系。
通過這兩個相差懸殊的數據,我們應該能深刻地體會到“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句俗語的內在含義。
所謂的人脈資源,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走后門”,它絕對不帶有任何的貶義色彩。身邊的朋友多了,我們腳下的路才好走,這是眾所周知之事,又有誰能夠拍著胸脯說自己不需要朋友呢?
打個比方,我們若是一個“月光族”,經濟拮據時不好意思開口向家里要錢,這個時候能夠為我們雪中送炭的就可能是朋友。如果我們想要換一份薪資待遇更好一點的工作,此時過往結識的朋友說不定還能從中牽線,為我們介紹一個好東家。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人脈資源。人們常說:“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認識誰。”這句話顯然是斯坦福研究中心發表的那份報告的最佳注腳,我們要想在職場順風又順水地生存和發展下去,還得花點時間培養一下自己拓展和維系人脈的好習慣。
經營人脈資源其實就跟經營自己的事業一樣,極其需要我們的主動出擊,如果我們總是站在原地兜著圈子,貴人永遠不會像兔子一樣撞到我們眼前的木樁上。學會拓展人脈,養成結識各路朋友的好習慣,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會是我們事業有成的一個堅實支柱。
劉旺在一家銀行擔任業務員,每天都和客戶打交道的他,深知人脈對一個人事業發展的重要性。于是,他每個月都會拿出工資的三分之一用于人情往來的開銷。
當身邊的同事和朋友一下班就鉆回自己的小窩“修養生息”時,他卻還忙得跟陀螺一樣,請他認為非常重要的客戶或是老板吃飯、唱歌或是喝茶。
客戶和老板都非常喜歡劉旺的大方、爽快和真誠,久而久之都對他有了非常良好且深刻的印象。因此,有什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聚會,他們有時也會把劉旺給叫上,幫他介紹商界以及政界的一些名流人士。經過一番交流,劉旺成功地將一些大人物轉變成了自己的重要客戶,為自己的業績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幾年下來,劉旺的人脈越來越廣,業績一次又一次地占據了公司的頭榜。公司老板還特地在員工表彰大會上,宣布提升他為部門的經理,并且號召所有的業務員向他看齊。
美國大亨洛克菲勒曾說:“與人相處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樣可以買得到的話,我會為這種能力多付一些錢。”交朋友從來都是一門大學問,拓展人脈資源亦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如果我們不勇敢地走出去,努力結實朋友,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那么遲早會和這個時代脫節。
我們只有堅持拓展和維系自己的人脈,努力結識一些朋友,并和他們保持密切的聯系,才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共享更為豐富的資源,順利地將自己的事業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