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是企業規避用工風險的重要手段。
既然是為了規避用工風險,那么反過來就是把風險實際上嫁接到派遣公司和派遣員工身上。
因此,派遣員工的風險與合同工的風險有所不同,工資和待遇的差異因公司而異,甚至可能沒有區別。
勞務派遣簽訂的勞動合同不與用人單位簽訂。
勞動合同是與某家勞務派遣公司簽訂的(他們的名稱一般是勞務派遣、人力資源服務等),用人單位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務派遣協議,相當于用人單位向派遣單位購買勞務單位,派遣公司派簽過名的派遣工人過去上班。
對雇主來說最大的好處是,當公司的工作崗位(通常是低附加值,如藍領、助理、清潔和保安等)不需要或淡季需求低時,他們可以向派遣單位請求暫?;蛘埱?。
停止勞務派遣,從而降低人工成本,無風險。
在勞務派遣相關法規及出現這個概念之初,主要就是為了解決企業周期性低附加值崗位的需求波動,盤活社會零散勞動力資源。
但是現在越用越爛,變成了企業用工的法外之地了,所以現在管理越來越規范了,派遣類員工也必須購買規定的社保、企業用勞務派遣不能超過企業人數的10%等等。
由于它是與調度員簽訂的派遣協議,因此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停止對派遣勞動力的需求。
因此,它已成為許多企業可以“任意經營”的法律真空地帶。
例如,當他們對派遣員工不滿意時,他們可以以很小的風險直接返回給調度員。
對于用工企業而言,解雇的性質與解雇沒有區別,但不必面臨解雇的補償風險。我們應該知道,解雇正式合同制員工的可能性很大。這是最大的風險。
當然,就派遣合同本身而言,派遣工人的風險在理論上是很低的,因為返回派遣公司后,你只能返回派遣公司。
派遣公司和您之前有勞動合同,所以您需要繼續為您安排其他派遣。如果你不安排工資,你也需要支付他們。
在最壞的情況下,派遣公司和派遣員工終止合同,那么我們最終也需要面對賠償。
只有在實際操作中,返回調度公司后,調度公司才會安排其他的調度工作機會。
不太可能在同一個區域,因為派遣公司合作的公司范圍很大,下一個工作可能在幾十公里之外。
也有可能你不按計劃去,責任就推到你身上,長期閑置的派遣公司不支持閑人,各種花招就來了。
所以,這就是派遣工面臨的風險。
那么在待遇上,派遣公司和用人單位只有一個框架,法律的觀點只要求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和購買社保。
在此基礎上,更好的公司可以將派遣員工視為自己的員工,僅僅避免一些就業風險就足夠了。
然而,有些公司將員工分為三級、六級和九級,在工資級別、福利甚至購買社保的基數上都有很大差別。
這一點往往就要看不同的用工單位,怎么樣的用工理念了。
但社保五險即便是派遣員工都少不了的,這是法律要求的,只是購買的單位是派遣公司去買,但這些費用都由用工單位要結算付費給派遣公司的。
其實派遣很常見,就像華為阿里這樣的一些大廠其一些運維技術崗位都有派遣外包,有的是勞務外包、有的就是派遣,合法在現行機制下用派遣的操作大公司都能做到合法合規,至于是否合理就只能交給市場用腳投票。